
摘要:目的分析探讨肝胆外科护理管理的临床经验。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肝胆外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其中观察组50例,对照组5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患者接受灵活护理管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护理质量评分均显着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差错发生率及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投诉率均显着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柔性护理管理在肝胆外科中的应用可显着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护理差错、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广泛推广。
关键词:肝胆外科;护理管理;临床经验
0简介
肝胆外科主要研究重型肝炎、肝炎后肝硬化、肝内胆管结石及肝细胞癌等引起的急性肝功能衰竭[1]。在肝胆外科疾病的治疗方法中,手术治疗的治疗效果较为理想,但临床研究表明,灵活的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护理人员在护理中所犯的错误[2]。因此,本研究以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肝胆外科患者为研究对象,对肝胆外科两种护理管理方法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具体报告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1.1 一般信息。
本研究的研究对象为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肝胆外科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50例,其中男性22例。女性28例,年龄23~75岁,平均(46.5±10.5)岁。术中患者原发病为腹部外伤15例,肝内胆管结石25例,急性胆囊炎10例。对照组50例,其中男27例,女23例,年龄22~76岁,平均(45.8±11.5)岁。术中患者原发病为腹部外伤15例,肝内胆管结石20例,急性胆囊炎15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原发手术疾病等基本信息。差异不显着(P>0.05)。没有统计学意义并且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患者接受灵活护理管理。具体护理管理方法如下:
(一)要积极鼓励年轻化、素质较低的护理人员向临床护理经验丰富、资历较高的护理人员学习和请教专业护理知识。本科生中应经常组织护理人员经验交流会,使护理人员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护理人员的工作经验得到长足的进步。
(2)在安排护理人员时,要科学合理安排,让每位护理人员从紧张的工作中得到放松。其次,本科部可以定期召开小型谈话会,主要解决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可以采用各抒己见的方式,让每位护理人员畅所欲言,表达自己的想法,然后与会人员一起讨论,营造团结的氛围,激发护理人员的积极性。
(3)积极组织科室活动,让每位护理人员发挥自己独特的作用,定期举办学习讲座,鼓励每位护理人员发言,通过这些方法提高护理人员的知识掌握水平,增强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科室护理工作的创造力和凝聚力。
(四)鼓励护理人员积极与患者沟通,站在家属的角度与患者聊天、交谈,增强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护理人员应向患者介绍肝胆外科治疗的基本流程,通过介绍成功治疗的病例增强患者治疗的信心,消除患者的孤独感和紧张感,使患者以良好的情绪面对治疗。
(五)建立护理人员奖励机制,对优秀护理人员进行奖励。向医院领导申请激励资金,对年底评选为先进工作者的护理人员给予证书和奖金,鼓励护理人员在今后的护理工作中发挥最大的工作潜力,提供工作动力。灵活的奖励机制间接激励护理人员提高护理质量,增强归属感,充分体现人性化管理。
1.3 观察指标[3]。
观察并分析两组患者的投诉情况、护理满意度、护理质量以及护理人员的失误情况。其中,护理质量评价标准为:根据护理部统一制定的护理质量评价标准,对基本规章制度执行情况、手术室管理质量、术前基础护理质量等进行综合评分。
1.4 统计方法。
统计相关数据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时比较结果无显着性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比较结果差异显着,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 个结果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投诉、护理满意度、护理质量、护理人员差错等情况,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8.56±1.1)分,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8.56±1.1)分。对照组为(98.56±1.1)。 (72.25±2.1)分。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着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67,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为(92.52±8.9)分,对照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为(71.25±0.8)分。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显着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45,P<0.05)。观察组护理人员的错误发生率为2%,对照组为10%。观察组护理差错发生率显着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45,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投诉率为0%,对照组为12%。观察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投诉率显着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45,P<0.05)。综上所述,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护理质量评分均显着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差错发生率以及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投诉率均显着降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次讨论
柔性管理本质上是以人为中心的人性化管理。它主要是在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规律的基础上,采用非强制性的方法,在员工心中创造潜力。说服力,进而促使组织的意志变成个人的自觉行动[4]。柔性管理在护理中的具体运用主要是为护理人员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利用奖励的方式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发挥内在潜力[5]。根据柔性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特点可以看出,柔性管理应充分体现激励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情感管理、民主管理等各个方面。本研究以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肝胆外科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可以看出,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护理质量评分均显着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人员错误发生率、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投诉率均显着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柔性护理管理在肝胆外科中的应用可以显着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护理差错、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王梅,王小梅。分级护理管理模式在肝胆外科护理中的应用[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5,12(13):7.
[2]王爽,于莹,郭亚莉.肝胆外科护理风险管理研究进展[J].中华医学指南,2013,17(29):432-433.
[3]胡彦宇.肝胆外科压疮程序化护理管理方法及效果[J].内蒙古中医, 2014, 11(08): 69-70.
[4]何永红,潘群,屠志芳。肝胆外科护理风险管理研究进展[J].每个人的健康(学术版),2014,14(19):87.
[5]徐芳玲,金珊珊.责任护理结合APN调度扁平化管理模式在肝胆外科护理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4,12(22):102-103
作者:秦有荣单位:四川省宜宾市第三人民医院肝胆外科